10碼國際標準書號(ISBN-10)及其13碼歐洲商品編碼(EAN‑13)結構圖
一般來說,國際標準書號長度為13碼或者10碼(在2007年1月1日之前)數字,由4或者5個部分組成:
GS1前導數字(僅限13碼國際標準書號):通常為978或者979[1]
出版國家或者語言代碼
出版商代碼
書所分配到的號碼
檢查碼
13碼的國際標準書號通常分成5個部分(10碼為4個部份),其不同部份以連字號(-)或空格清楚分開,位數可變化,連字號在系統處理上可忽略;前導位數確保這串數字能判定為國際標準書號。若有必要,須正確標明連字符號;他們能使使用者較清楚判斷出數字與出版商及所屬國家的關係。
過去的標準書號(Standard Book Number,簡稱SBN)無國家及語言代碼。國際標準書號出現後,多了國家代碼:0為美國,1為英語系國家,2為法語系國家,3為德語系國家,4為日本,5為俄語系國家,7為中文系國家等等。國家代碼最長可能為5位數字(例:不丹為99936),但相對剩下能使用、分配的位數就較為狹隘。
負責國家國際標準書號的機構會依出版社的大小來分配其位數範圍,出版商能擁有自己的代碼。沒有強制規定書上必須印製國際標準書號,但通常印製在版權頁及書底商品條碼上方。
出版商申請之後,能分配到國際標準書號的一個數字區域,機構會依使用量來預計出版商所需要的範圍並分配之,越大的出版商所取得的位數越小(如此代表書碼的範圍可以容納更多)。一旦發現所分配的數字區域不敷使用,出版商能再分配到另一個範圍供其使用,也就是再獲得一個出版商編號。因此,各國家及各出版社的國際標準書號位數會因其狀況來做最佳分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