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為人偶妹1:6雕像,高350mm,推算人偶妹身高約2.1m,主角也是1.8+m,不算矮了
而只狼中,主角首先是一個忍者,在遊戲里有幾條所謂忍者密道,其實就是小路,那個高度如果是高個子的人估計根本走不了。忍者基本要突出靈巧吧,身高反而有時是個限制。看看主角衣義父,簡中有個逗比翻譯叫,巨型忍者……可以想像這個身高對於忍者來說確實過於大隻了。在遊戲里我印象中,普通嘍啰 忍者,都和主角身高接近,互動npc里,主角和醫師永真身高接近,沒有準確數據,但是應該在1.7m左右。
另外就是戰國時日本人平均身高確實不高。
以上是基於設定的一些看法,還有一個原因就是boss和怪體型做大,看起來有壓迫感……這個是製作人接受採訪時談過的,舉個例子就是魂3的灰心哥霍克伍德,他是不死隊的成員,身高和主角是差不多的,但是你打不死隊會發現他們身高比你高不少。boss高了,有氣勢一些吧。
從個人體驗來說,打高一點的怪確實舒服一些,因為自己小顯得更靈活,魂系列最煩各種同身高的類玩家敵人,真是難打,血源的獵人也是。
首先主角是忍者,身材矮小行動也靈活,義父前面加個巨型忍者/魁忍的稱號也是因為這個,我估計讓義父來用忍義手繩子都能拉斷,就算拉上屋頂了瓦片都能震碎幾塊,還忍殺個鎚子。
另一方面主角的矮小是相對敵人而言的,只狼里大部分普通敵人的體型都和狼差不多(我真不知道 怎麼能長那麼大),而BOSS平均比狼高半截,這樣設計的作用一方面是製造壓迫感,更好的代入遊戲什麼的,另一方面BOSS比你大,你就能更好的看清他的動作,這對我來說至少很有幫助,我一周目打到後期還不怎麼會區分下段橫掃和突刺,經常突刺的時候跳起來或者橫掃的時候站原地不動,如果BOSS都做成那種戴斗笠的小矮子,我估計會被打的媽都不認得。
還有就是狼估計營養不良,本來設定就是在日本戰國時期,有口吃的就不錯了,從遊戲里米直接拿著生吃這點來看狼平常是飢一頓飽一頓,還要經受高強度的忍者訓練,這種條件下矮也就不奇怪了。
選返鄉結局的話,過程中有個御子做牡丹餅給狼吃的劇情,當狼把變若之子的米轉交給九郎之後,會有以下幾句對話:
狼:「嚼起來會很甜。」
御子:「嚼?狼啊……米要煮著吃更香哦。」
狼:「咦?」
御子:「嗯……你喜歡甜的東西嗎?」
狼:「我什麼都吃。」
由此可以得出結論,狼從小就營養不足(什麼都吃),飢一頓飽一頓應該是常有的事(甚至連米是煮著吃的都不知道),就算被梟收養後也沒有得到太大改善,畢竟梟那種落魄忍者,條件上是萬萬比不了能給玄一郎提供錦衣玉食的一心的,性格上也不可能能像道玄那樣悉心照顧永真,加上狼修習的是注重靈活的忍術,所以成年後個子矮小是正常的
1.為了體現主角的渺小。
從魂系列和血源到如今的只狼,比起毀天滅地的boss們來說,主角都是性能最高也強不過精英怪的「普通人」。把主角設定為與常人差不多身高,而敵人個個兩三米巨人甚至四五米巨獸增加了遊戲的代入感,而且營造了一種「大衛與歌利亞」式的富有史詩感的演出效果,更增加了戰勝強敵之後的成就感。(你去看看老《戰神》在巨型boss方面的極富神話感的演出,或許更能明白這一點。)
2.為了讓玩家看清敵人的招式。
黑魂、血源與只狼都是需要玩家讀對手的招式並作出合理應對的遊戲。(這也是這類遊戲一對多很難打的原因)。在第三人稱下,比主角體型更大的敵人方便玩家看清自己人物的動作的同時,看清敵人的動作作出應對。
3.這是一種方便地顯示敵人強弱的手段。
就拿《只狼》舉例,開頭流程中有與主角體型一致的能輕鬆打過的小兵。然後出現了比主角大上一圈的武士大將,需要玩家認真應對。後來出現了更大的赤鬼,一看上去就不好惹,事實也的確如此。體型是魂系列慣用的方便的標示難度的手段,也讓玩家一目了然的了解了敵人強度。
老賊採訪時提到過,敵人體型大是為了創造壓迫感,黑魂同理。
推薦閱讀: